為何華南前汛期又提前?未來華南地區雨勢如何?
繼去年華南前汛期較常年提前到來后,今年華南前汛期再次提前。監測顯示,截至3月26日,廣東已經有48個國家級氣象站達到了入汛標準,這意味著今年華南前汛期正式開啟。那么為何華南前汛期又提前?未來華南地區雨勢如何?
一、為何華南前汛期又提前?
華南前汛期是出現在我國華南地區的特定汛期,特指華南地區4月至6月常出現多雨時期,區別于7月至10月間以臺風、熱帶輻合帶等熱帶天氣系統影響為主的后汛期。
上周,我國華南地區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福建、廣東、廣西暴雨連連,同時還伴有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在強降雨和強對流的雙重“夾擊”之下,截至3月26日,廣東48個站點日降雨量達38毫米以上,滿足入汛標準,華南前汛期的大幕也就此被拉開。
華南前汛期的開始時間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以及水汽輸送條件有關。據李靚介紹,今年3月中旬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階段性南撤,其脊線的位置較常年偏南,因此副熱帶高壓引導暖濕水汽輸送到華南地區上空,再加上近期頻繁有冷空氣越過南嶺,和海面上來的暖濕氣流交匯,導致華南地區降水偏多,華南前汛期也就相應提前了。
二、未來華南地區雨勢如何?
今日開始,華南新一輪降水過程又將登場,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普遍將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同時還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預計未來10天(3月28日至4月6日),華南大部累計降水量有25~50毫米,其中華南中東部等地有70~15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6~9成,局地偏多1~2倍。
由于近期華南強降雨過程間隔時間較短,部分地區的強降雨區域將有所重疊,公眾需注意防范降雨帶來的疊加效應,警惕滑坡、泥石流、局部山洪等次生災害的發生。當災難來臨時,以下是幾種避險的方法:
第一,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首先,進入華南前汛期后,公眾和相關部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加高加固江河堤壩,加強城鄉排洪、排水能力。在一些地質環境復雜的山區,長時間的降水之后,容易引發局地的山體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災害,當地居民特別注意觀察地質狀況,及時采取適當的應急措施,遠離危險區域,遇到山洪、泥石流等災害時,選擇前往地勢較高的地方避險。
第二,雹來順風走,頂風就扭頭。如果公眾在戶外遇到冰雹來襲,要盡量順著風走,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砸傷面部,同時立刻就近尋找可以躲避的房屋、商鋪等,進入室內躲避。
第三,遠離空曠地,不要樹下站。雷雨大風來襲時,公眾應盡量遠離空曠地,切忌靠近大樹、吊塔、廣告牌和河流等,以免遭遇雷擊觸電或被高空墜物砸傷。
以上就是有關華南前汛期以及未來天氣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