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frtzd"></label>
      1. <dd id="frtzd"></dd>
        <tbody id="frtzd"><pre id="frtzd"></pre></tbody>

          <tbody id="frtzd"><pre id="frtzd"></pre></tbody><legend id="frtzd"><pre id="frtzd"></pre></legend>
        1. <dd id="frtzd"></dd>
          <th id="frtzd"></th>

          一名貧困清華學子的匿名自白:在樹洞里

          xiaobu1年前 (2022-06-07)勵志文章866

          一名貧困清華學子的匿名自白:在樹洞里

            《在樹洞里》

            一

            在樹洞里,我看到了一些領國家助學金的同學大手大腳,也看到了一些同學好像并不是困難,我更看到了許多拿了學校的獎勵,可是連寫感謝信都不愿意寫。

            覺得(這樣做)很麻煩的同學,我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

            我來自單親家庭,家里是困難戶。

            從我上大學起,家里就拿不出一分錢了,5000元的學費,750的住宿費,這些在7年前,我剛上大一的時候,都是天文數字。

            你們知道T35嗎?

            我很感謝這趟列車,它至今都在,這是唯一一輛從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車。

            是的,就是比動組便宜一半,速度120的最普通的空調列車,你們可能都沒坐過這種了吧。

            它的硬座票價是140,臥鋪和動組硬座一個價是280,而高鐵是560。

            我每次都是用學生票70塊錢,坐一宿回家。

            但它的硬座票也很難買,更多的時候,我是拿一個小馬達,席地而坐,看一宿書也就到家了。

            我大學四年的所有火車票的價錢,加起來都不如北京到上海來回一趟的高鐵。

            二

            我是當年的省前十名,所以入學的時候有5000元的新生二等獎學金,同時我也有5000元的助學金。

            最后,我一般每年會從學院不同名義的企業類型獎學金中獲得一種,大約是3000元。

            這就是我一年的全部。

            扣掉6500的學雜費,我恰好還剩下一半的錢,也就是6500元。

            我給自己的任務就是,花一半的錢,留下一半的錢買電腦,即必須要用的電子設備。

            3200元分到8個月,一個月就是400元。

            我在大一入學的時候給自己算了這樣一筆賬——我知道,我每個月只能花400元。

            還記得,剛軍訓的時候,中午解散了大家去食堂吃飯,排最多的人的地方是哪知道嗎?

            是飲料窗口和西瓜窗口。

            我看到大家吃西瓜,都是咽咽口水,默默地喝水瓶里的水,心靜自然涼。

            每天10元的伙食費,你們是不是很詫異?

            早飯: 0.4元的碗豆漿+2個2毛5的小包子+1個雞蛋,或者1個4毛的油條+1個雞蛋。

            包子在老清芬有,現在已經沒了。

            4毛的油條和碗豆漿,都在聽濤,聽濤是我本科最常去的食堂。

            午飯: 4兩的米飯9毛,在聽濤的話,我就要香鍋旁邊那些肉菜,可以打半份的!

            有一道甜甜的排骨土豆,只要3.5元,還帶粘稠的湯,我把湯拌在飯里,西里呼嚕地吃掉。

            真的很香。

            晚飯: 4兩的米飯9毛,紫荊2樓的素菜窗口。

            你們知道嗎?只要5毛到1元錢,有四樣菜,白菜,豆腐,白蘿卜絲,豆芽菜。

            我每次換一個菜,特意讓師傅來點湯,就著米飯。

            你們問我為什么吃這么多米飯?

            因為不吃真的很餓。

            但大家不用擔心我的身體,大一大二的時候,我經常跑步,練單杠,那時候我們的體育考試還要考引體向上。

            我練了一身的腱子肉,沒想到只吃米飯蔬菜,也能長肉的。

            很神奇吧?

            那時候的身體好像是我最好的時候,現在有錢了,吃得好了,身體還不如那個時候。

            另外,我也會改善自己的伙食,在圖書館學習的話,中午我就去萬人吃飯。

            有一道菜我特別愛吃: 糖醋肉,黃黃的,黏黏的,里面也有胡蘿卜,有肉有菜,關鍵1份只要4元錢。

            我最后都是拿米飯把盤子都沾干凈吃掉,每次吃完都特別滿足,感覺好好吃啊。

            現在那道菜也還有,你們可以去嘗嘗,真的很好吃。

            如今吃外面的館子好像也沒那時候的感覺了。

            三

            就這樣,我可以把自己一個月的伙食控制在300以內。

            剩下還有100元的巨款,我可以利用!

            其中有10元錢花在C樓理發,有10元錢花在洗澡用水,有20元錢的話費。

            還有60塊錢可以自由支配,4個月加起來就是240塊錢。

            花在洗漱等用品上大約50元,花在書本上大約50元。

            最后這100多塊錢,就是我4個月的應急的錢。

            前兩年我就是這么過來的。

            你問我有沒有遺憾?

            我有,我有一個至今都耿耿于懷的遺憾。

            我們班級在第一次組織大家出去玩的時候,所有的花銷我提前問了一下,大約人均150。

            我那時候真的沒有這些錢,我花不起,我就撒謊說自己有事,也就沒有去。

            所以,我們班級的紀念冊里,第一次出游的照片沒有我,這是我本科四年最大的遺憾。

            學弟學妹們,你們明明有好多機會和班級在一起;班委們,你們明明可以組織大家團建。

            如果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拋之腦后,等你們畢業了,可能就會發現:

            多復習一天,多看一天書,和失去一段回憶比起來簡直一文不值。

            四

            我很感激學校,我也占用了很多的社會資源。

            在我統計的錢里,我沒算水費。因為教學樓,圖書館,系館都有免費的水。

            我一般都是拿著2個空瓶子,10點左右回宿舍之前灌滿,作為晚上喝,漱口,第二天早上喝+漱口的水,這個習慣我堅持了2年。

            別說奶茶了,連1.5一杯的飲料我也沒喝過。

            在2014年那時候,圖書館2樓還沒有裝修,里面有電腦,可能就是留個我們這些沒有電腦同學的吧。

            那時候學校并沒有什么網課,老師們很多也是用手寫的方式,計算機并沒有像現在那么需要,我就一直用圖書館的電腦也就足夠了。

            最麻煩的就是每學期搶課,圖書館的網確實不怎么好,如今的網好像也還是一如既往,哈哈哈。

            感謝那一年的企業家們,在我剛入學的時候,收到了一輛愛心自行車。

            還有一部ZTE的手機,那也是我第一部智能手機。

            這些都是我占用了學校的資源,我很感激。

            就這樣,時間線一晃,來到了大三,我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大城市讓我發現,省錢是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就是賺錢。

            于是,我和很多同學一樣,選擇了去做家教。

            我的第一份家教在北京森林公園附近,林翠路那里。

            我是絕對不舍得打車的,一方面是因為坐車很耽誤時間,那里沒有什么地鐵和車可以方便的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省點路費。

            每次這6公里的路,我都是騎自行車。(www.lz13.cn)

            中間還有一座橋,上坡下坡有專門自行車的路,不過現在回想還真是挺難騎呢。

            因為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也不會講價,我也不想失去它。

            當時家長問我,多少錢,我說一般多少錢呢,行情價就行。他說,那就100一小時吧,感覺我講得很好。

            我很高興,100一小時當時覺得很多了。

            就這樣我帶他家閨女從初一到初三,一共2年。她中考也考了98分,只扣了2分,我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到今天,我發現其實我有點被坑了:

            第一,他給我的價格并不高。第二,他經常讓我接著孩子放學,然后一起吃晚飯,然后再上課。

            實際上一晚上就荒廢了。

            從我出發到回來一共要4—5小時。

            我當時想的是,不想失去這工作。

            同時,我還解決了晚飯,他家保姆做得真好。

            于是,我就一直堅持下來了。

            總的來說,我做到了我該做的,他們也收獲了我的真心。

            從大三開始,我的生活費應該就增加了2000-3000元。

            也是從大三開始,我吃飯可以要兩個菜了,晚飯也可以正常吃,香鍋也可以和同學一起AA,我在吃喝上和大家就沒有本質區別了,但是我并沒有多余的錢可以去下館子。

            因為我需要電腦,我需要買衣服。

            從家里帶來的衣服確實又都穿了2年了,已經有些舊確實不太能穿了。

            大三的這一年,我陸陸續續地更新了所有裝備;班級里的各項活動我也都積極參加,算是彌補過去的遺憾。

            為了保研面試,為了實習,我還買了一套西服和皮鞋。

            當時狠狠心一共花了好像是800-1000,還肉疼了好久。

            還想穿著它參加大四的畢業舞會,是的,新生舞會我又怎么可能參加呢。

            五

            再把時間線拉回到大一大二,讓我們聊聊當時的心情吧。

            每一年拿到學校的錢,內心的那種激動,我想只有窮過的人才清楚吧,雪中送炭遠勝于錦上添花。

            當時學校要提交很多的材料,審核我是否有資格領助學金。

            家里那邊去辦的時候,也遇到了困難。當時一些地方并不愿意給我開證明,他們希望有一些發放的金額可以返給他們,再由他們發放。

            但我這邊的獎學金,又怎么會打給他們呢?

            就這樣,實在沒有辦法,我寫了很長的文字說明,加上家里的失業證明,一起交給了系里的張老師。

            張老師了解我的情況,幫我開了綠燈,很順利地拿到了補助。

            這位張老師如今已經退休了,每年教師節,我也還會給她發個微信,感謝她為我做的一切。

            我每一年要寫兩封信,一封是給企業的3000元獎學金,一封是給基金會的5000元助學金。

            有時候我們還會拍個小視頻,發給企業家們,祝他們生日快樂。

            每一年的這些信,我都是純手寫,寫了洋洋灑灑可能有3000-5000字,總結這一年的情況,說一下未來的計劃。

            記得在大三那年,我把我找到家教工作的事情在信里說了。

            我還問,不知道我還有沒有資格領錢,不過我確實很需要這筆錢。

            當時,還收到了回信,說讓我安心讀書。

            那封回信也是80多歲的郭女士親筆寫的,至今我也保存著,這封信也改變了我讀研時的一個決定,也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

            所以,學弟學妹們,清華給我們這么多機會,這么多資助,你們是否應該發自肺腑地感謝這一切偏愛呢?

            六

            2018年,我大四了,這一年可以說是我變化最大的一年。

            我沒有額外的錢需要花,熬了3年,我終于把所有需要錢的地方都處理好了,保研名額也順利地拿到。

            這一年除了畢業論文,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到賺錢上,而且賺的每一筆錢都可以存起來。

            這一年我在白天去企業實習,晚上偶爾繼續做家教。周末的時候寫論文,完成最后的一些本科課程。

            同時我擔任了班長,也有了一個計劃。

            其實班級里的大家很照顧我,他們可能是知道一些我的情況,但是沒有人說我。

            大家都很nice,給予了我很多幫助。

            這里我就不詳細說了,但我想感謝他們一下。

            實習工資1個月有4000;家教除了開始那一家,還接了一家,價格漲到了200。

            第一家家教確實是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所以我也沒有漲錢,只是拒絕了一些本不屬于我的接送任務。

            就這樣,我把研究生的學費攢出來了,也把散伙飯的錢攢出來了。

            我花了2000塊錢請班級的同學吃了一頓散伙飯,我們在畢業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

            我說:“我好遺憾,沒有和大家在大一就一起出去玩?!?/p>

            后來我才知道,他們知道大一的時候第一次出去玩,我沒有去是因為我想省錢。

            他們本來也想叫上我,但是不用我去AA,又怕傷我自尊,實在沒有辦法。

            到了大四,我們發現,大家原來都這么可愛。

            散伙飯過后,好多人非要給我錢,我說,你們要是有心,就未來多回學校找我玩,請我在外面吃點好的,多賺點錢孝敬你班長大人,哈哈哈!

            就這樣,本科結束了。

            七

            2019年,研究生生活開始了。

            系里的負責老師也不再和本科階段相同,一切又回到了原點,我仿佛有回到了14年的夏天。

            第一次踏進園子,看到新生們軍訓,我仿佛又回到了買不起西瓜的日子。

            我嘗試了一下,看看還能不能堅持住當年的狀態,我發現還好,當年的技能包還沒有丟。

            系里在郵箱發了郵件,詢問是否有人需要助學金。

            這一切就像是本科發錄取通知書時收到的困難資助信一樣。只不過時代變了,當年是紙質版,現在都是電子版。

            我思考了很久,我沒有要。

            我知道,也許從客觀上說,我依然是園子里較為困難的那批人,我依然可以去爭取。

            但是,我發現我可以養活自己,我可以自力更生了——那些錢就像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還是把它們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這就是“郭女士”在信里告訴我的。

            她的錢現在就是個數字,相比于資助別人,我這個有心的孩子讓她看到了希望。

            她不希望我去做家教,她希望給我更多的錢,但是,學校有學校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因為我寫信,就給我更多的助學金,這也不公平。

            所以,郭女士的信讓我做了第一個決定,我不再要助學金。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樣了,研究生可以做助教,我的導師也會叫我們寫一些東西,給一些補助,家教這件事也沒有落下。

            生活進入了平穩期,上天是眷顧我的,在我的求學生涯,一路遇到了好的老師,好的同學,好的朋友,他們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

            在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致謝里,我回憶了這一切,也將他們和我的論文一起永遠錄入到數據庫中。

            我想說,我自己也想像他們一樣,照亮哪怕其它一個人也好。

            所以,我做了第二個決定,從研一開始,我每個學期拿出了3200塊錢,資助4個孩子這一學期的生活費,學雜費等等,可以支持他們讀完一個學期。

            這是一個公益組織,是我的家鄉那邊的希望小學,我實地考察過,也有他們的名單。

            我能力有限,但這也是我力所能及做的第二個決定,希望把愛傳遞下去。

            當然,做我的學生還是很嚴格的,我每學期回家的時候都會去看他們,給他們4個小家伙開一天的會,讓他們知道外面的樣子,也讓我知道他們的樣子。

            咱們學校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這句話。

            我認為,厚德載物就是說,我們所得到的一切,應該有相應的德行去支撐。

            直到今天,我也認為上天是眷顧我的。

            我的家里都身體健康,不需要我去照顧;我也遇到了這么多優秀的同學、老師。

            是所有人一起的努力,才幫助我找到如今的工作,開始未來的生活。

            我接受了這一切,那么我就該做出相應的回報,匹配我的德行,去資助像我一樣的孩子,我想這就是我未來想要做的。

            希望未來有一天,我有能力像清華的校友一樣成立基金會。

            我想,我會親力親為,去真正做一些實事。

            OK,就寫這么多吧。

            感謝大家的鼓勵和祝福,也祝愿大家,一切順利!

            八

            這封自白信火后,寫信的這位清華貧困生,又發了這樣一段感言:

            看到大家的鼓勵與支持,很感激,仿佛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大家猜得不錯,我確實剛畢業不久,做的是一份錢相對少一些,但很有價值也很有意義的工作……

            園子里也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甚至有比我更困難、更堅強的榜樣,比如12級的學長矣曉沅,他的特獎答辯為我大二最困難的時期給予了一盞明燈。我也希望,這篇小小的自傳能夠給予大家一點點慰藉。

            相信大家也知道趙家和教授的事跡,清華老一輩的教授真的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我恐怕很難做到趙教授的程度,不過等我70歲,真的干不動的那一天,我也想寫點東西,把我的一生總結起來,最起碼自己內心,無愧于“清華人”這個稱號??吹竭@里的每一個人,也許你曾經也迷茫,也許你現在也無助,也許你也感慨貧富差距,也許你也打算拋棄理想,不過看看這么多的回復,這么多的點贊。它印證了什么?他印證了,清華人的內心深處還是有大愛的。

            雖然我們平日里嘻嘻哈哈,雖然我們平日里會有負能量,但是我們依然是國家的未來,我們依然可以成為民族的脊梁。

            我們依然可以做到向陽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陽,何懼人生滄桑!

          推薦用支付寶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領紅包,最高可領888元(或者復制 720087999 打開?支付寶?去搜索, h`o`n.g.包哪里來,動動手指就能領)

          w.jpg

          看下圖所示是我領取的紅包:

          w.jpg

          相關文章

          一個人安全感的真正來源,就在這里

          一個人安全感的真正來源,就在這里

          1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都學會了把哭泣調成靜音。別人問我們累不累,我們會輕輕一笑,說:“還好吧?!鼻耙幻刖庉嫼玫脑V苦信息,還沒發出,后一秒,我們又把它們全部刪除了。報喜不報憂,有的時候不止對家人,也...

          活給自己看,笑容才燦爛

          有人說:“有一種東西,比我們的面貌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表情;還有另外一種東西,比表情更像我們,那便是我們的微笑?!?判斷一個人呢,往往不是看他的錢包,而是要看他臉上的笑容。 很喜歡一句話:“我笑...

          先行動起來,才是抵達目的地的“捷徑”

          網上有人問:“遇事應該做足準備再開始,還是先行動起來?” 一個回答印象頗深:“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所有材料都準備好才下鍋?!?生活中,倘若總想等到萬事俱備才開始行動,事情非但不能解決,反而會越積越...

          奔波的路上,總有光照亮

          夜深人靜,本是萬物沉睡,卻有人在熬夜加班,有人在黑夜中忙碌,有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人生總有些不如意,例如拼盡全力卻依然過不上想要的生活,為愛付出結果卻被辜負,想要看清前方卻總是看不到未來的方向。...

          越是難熬,越要給自己鼓掌加油

          有個話題:有哪些道理是你成年后才明白的? 有個高贊回答說:“人越長大,經歷的事情越多,越發現所有的事與愿違,都是驚喜前的漫長鋪墊?!?生活中,我們也難免會經歷這樣的時刻:明明很努力,結果卻不盡如人...

          要接納遺憾,也要堅信自己珍貴

          朋友說自己很想融入一個圈子,卻自始至終都不被接納。為此,她不愿輕易放棄,一直擰著勁兒做了很多努力,但結果依然徒勞無功。 現在的她,每天看著這個圈子里的人相處得其樂融融的樣子,再對比自己的形單影只,就...

          發表評論

          訪客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